你是不是也经常把“我好累啊”挂在嘴边?下班回家瘫倒在沙发,周末只想“葛优躺”,明明睡够了8小时,第二天依旧昏昏沉沉……如果你也正在经历这些,请注意:你可能不是“懒”,可能是“虚”了。
中医自古就有“虚劳”一说,早在两千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中便详细论述了“精气夺则虚”的概念。身体的疲劳,是在提醒我们:体内的能量系统可能亮起了“红灯”,是时候停下脚步,好好倾听并调理它了。
你的疲劳在哪里?
中医认为,人的生命活动依赖于“气、血、阴、阳”这四大基本物质的正常运行。疲劳的本质可能是这些物质的亏虚或代谢失常,主要与脾、肾、肝三个脏腑关系最为密切。
气虚——尤其是脾肺气虚
“气”是身体的动力之源。长期劳累、压力大、思虑过度,最耗伤脾气。脾主运化,肺主气。脾肺气虚,则能源不足,输送无力,人自然会感到乏力、气短、懒言。
血虚
“血”是滋养身体的“河流”。熬夜、过度用眼、女性月经等都会耗伤阴血。血虚难以濡养全身器官和大脑,就会出现头晕眼花、心悸失眠、面色苍白或萎黄、记忆力下降等“失养”疲劳。
阳虚
阳气好比身体的“太阳”,提供温暖和活力。贪凉饮冷、过度熬夜、年龄增长都会损耗阳气,尤其是肾阳。阳气不足,则畏寒怕冷、腰膝酸软、精神萎靡、嗜睡,这种累是带着寒意的“冷疲劳”。
阴虚
阴虚是“津液”的亏耗,相当于身体里的“润滑油”干了。长期熬夜、辛辣饮食、压力过大都耗伤阴液。阴虚则生内热,会出现手心脚心发热、口干咽燥、夜间盗汗、心烦失眠的“虚热”疲劳。
肝郁气滞
这是现代人非常常见的类型。压力大、情绪不畅会导致肝气郁结,气机不通。这种累是“心累”,感觉浑身不舒服,情绪低落或烦躁易怒,胸闷胁胀。
预防与调理建议:给身体充满“电”
生活方式调理(不花钱的良药)
睡好“子午觉”:晚上11点(子时)前入睡至关重要,这是滋阴养血的较佳时间。中午11点-1点(午时)小憩15-30分钟,有助于养护心阳。
适度运动:气虚阳虚者适合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缓和运动,以微微出汗为度,切忌大汗淋漓反而耗气。
情绪疏泄:多接触大自然,多与朋友交流,练习深呼吸、冥想,疏通肝气。
避免过度消耗:减少熬夜、长时间刷手机(耗血)、过度思虑(耗气)。
饮食调理(吃出好精力)
气虚:多吃性平、味甘的食物,如小米、山药、南瓜、大枣。可常用黄芪、党参泡水或煲汤。
血虚:多吃红色、黑色食物,如红枣、枸杞、桂圆、桑葚、黑芝麻。
阳虚:多吃温性食物,如韭菜、核桃、生姜、桂皮。忌食生冷寒凉。可适量用杜仲、肉苁蓉煲汤。
阴虚:多吃滋润清淡的食物,如银耳、百合、梨、豆浆、豆腐。可用沙参、麦冬、石斛泡水。
肝郁:多吃理气解郁的食物,如萝卜、洋葱、玫瑰花、柑橘、薄荷。推荐玫瑰佛手茶。
经络穴位按摩(随时随地养生)
足三里(健脾益气第一要穴):膝盖外侧凹陷下四指处。每天用拇指按揉5-10分钟,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宜。
三阴交(调补气血、肝脾肾同补):脚踝内侧最高点向上四指处。同样按揉5-10分钟,尤其适合女性。
关元穴(培补元气、温阳):肚脐正下方四指处。可用手掌搓热后顺时针揉按,或艾灸此穴(阳虚者尤佳)。
疲劳是身体最诚实的语言。它不是在抱怨,而是在保护你,提醒你该关心一下自己了。别再把“累”不当回事,也别再硬扛。从今天起,读懂身体的信号,用中医的智慧好好爱自己,减少疲惫,找回那个神采奕奕的你!
如果您想现场学习董氏奇穴针灸技术以及“百病一针刺血疗法”或者预约郑承濬博士看诊,可以直接私信公众号留下姓名电话或者微信,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学习线下课程,还能免费领取郑博士线上网课。
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学习/看诊
报名热线:4008896819
董氏奇穴精品班
3886元 2天1夜 不含食宿
赠送原价2800元倍绛舒体软胶囊/套
开课时间:2025年9月25日-2025年9月26日
开课地点:广州市花都区三东大道190号
董氏奇穴刺血班
7886元 4天3夜 不含食宿
赠送原价2800元倍绛舒体软胶囊/套
开课时间:2025年9月27日-2025年9月30日
开课地点:广州市花都区三东大道190号
作者声明: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感谢理解!以上文章观点仅供参考学习,不代表任何医疗诊断,如有不适请线下看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