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骨一穴
当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,距趾间叉口五分一穴,又五分一穴,再五分一穴,再八分一穴,共四穴;针深五分至一寸;说明:花骨一穴系一穴组,由四个单穴组成,位于足底,第一穴适与行间穴相对,第三穴适与太冲穴相对,第二穴则适在此二穴之中间,第四穴在第三穴后八分处。

花骨二穴
当足底第二与第三跖骨之间,距趾间叉口一寸一穴,又五分一穴,共二穴;针深五分至一寸;花骨二穴由二穴组成,后穴与陷谷穴相对,前穴则在陷谷前五分(即陷谷穴与内庭穴之间)。

花骨三穴
当足底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之间,距趾间叉口二寸处是穴;针深五分至一寸。

花骨四穴
在足底第四与第五跖骨之间,距趾间又口一寸半是穴;针深五分至一寸;花骨四穴与胆经之地五会穴相对。

水晶穴
当内踝尖之直下二寸处是穴;贴骨针五分至一寸;本穴在内踝尖直下二寸,贴骨针。

水仙穴
在水相穴直下二寸处取之;针深五分;说明:水仙穴位于水相穴下二寸处。常与水相倒马并用,改善肾亏各病。

水相穴
在跟筋前缘陷处,当内踝骨尖之直后二寸处是穴;针深三分至五分(或针沿跟筋前缘扎透过去)。说明:水相穴位置与肾经之太溪穴位置相符,改善病症亦以肾经为主。若针刺时位置稍后,贴筋(阿基里斯腱)针刺比较好。

火连穴
在第一跖骨内侧,距趾骨与跖骨关节后一寸五分;针深五分至一寸。针缓解头部病可针更深。注意:单脚取穴,孕妇禁针。火连穴位置与脾经之太白穴位置相符。

火菊穴
当第一跖骨内侧,在火连穴后一寸处是穴;针深五分至一寸。针缓解头部病可针更深。注意:单脚取穴,孕妇禁针。说明火菊穴位置与脾经之公孙穴位置相符。

火散穴
当第一跖骨内侧,距火菊穴后一寸处是穴;单脚取穴,孕妇禁针。注意单脚取穴,双脚不可同时下针。(按:此为董师原著,仅作参考。)说明:火散穴位置与肾经之然谷穴位置相符。

六完穴
当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之间,距跖骨与趾骨关节五分处是穴;针深五分。

水曲穴
当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之间,距六完穴一寸处是穴;针深五分至一寸。

木斗穴
当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之间,距跖骨与趾骨、关节五分处是穴;针深五分至一寸。

木留穴
当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连接部之直前陷凹中,距木斗穴后一寸处是穴;针深三分至五分。

火硬穴
当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,距跖骨与趾骨关节五分处是穴;针深五分至一寸。注意:孕妇禁针、禁灸。说明:火硬穴位置在肝经之行间穴后五分。

火主穴
当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连接部之直前陷中取之,即距火硬穴后一寸处取之;针深五分至寸半。注意:禁灸、孕妇禁针。

门金穴
当第二跖骨与第三跖骨连接部之直前陷凹中,与火主穴并列;针深一寸至寸半;注意禁双脚同时取穴。

如果您想现场学习董氏奇穴针灸技术以及精准取穴、“百病一针刺血疗法”或者预约郑承濬博士看诊,可以直接私信公众号留下姓名电话或者微信,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学习线下课程,还能免费领取郑博士线上网课。
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学习/看诊



报名热线:4008896819

作者声明: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学习,不代表任何医疗诊断,如有不适请线下看诊。